巡航起跑線~KEITH X HONDA ST1300 PAN EUROPEAN
「開細車的挑戰,老是想開得快一點;開大車的挑戰,老是想開得慢一點,但技術要求上,後者遠高於前者。」由初考到牌已經開慣巡航跑車的Keith,更以藉此累積得來的駕駛經驗,為市民大眾服務。
巡航車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美國至尊哈利(Harley-Davidson),而在大西洋彼岸,車迷的口味卻有所分別。除了長途駕駛舒適性外,還追求現代化的性能,更會使用大馬力引擎,一般擁有全套「啡令」包圍的車身,不少型號還展露瀟灑的跑車式外觀,只是手把高一點、尺碼大一點、儲物空間多一點,那就是歐洲車迷所稱的巡航跑車。
講到巡航跑車,寶馬(BMW Motorrad)的江湖地位毋庸置疑,但其實日本四大電單車廠,也各有鎮山之寶。本田(Honda)除巨無霸Goldwing 外,還有日本警界至愛的VFR 系列。兩者之間,就是主攻歐美市場的Pan European 系列了。
眼前這部ST1300 Pan European,雖與本田VFR系列同樣使用V4 引擎,但最明顯的分別,是VFR 採用傳統的鏈條驅動,而ST1300 則採用驅動軸,因而引擎採取類似Moto Guzzi 的橫置布局,令這副輸出126 匹的1,261cc V4 引擎向左右兩側微微突出。
若同以傢俬作比喻,Keith 指Goldwing 是梳化,ST1300 就是老細房大班椅,長時間駕駛同樣舒適。不僅座位高度可以調校,風檔高低也跟其他巡航車一樣,可作上下調校,遮風擋雨好幫手。
側箱是車身一部分,每邊放得下一個全面罩式頭盔。在香港駕駛這些巡航跑車,難以用盡它的優勢。原為放置遠行所需的儲物空間,在香港變成購物後擺放戰利品,以及落車後存放頭盔的最佳位置。
Keith 早在中學時代,已留意到當時交通警察所用的寶馬R850RT,有齊全副包圍,外形比起從前的日系街車,簡直是個大躍進。當他一滿十八歲,便立即報考電單車駕駛執照。一直偏愛巡航跑車的他,合格後第一部電單車,已經是與當時警車同款的本田VFR800。數年後,偶然地在汽車買賣網站見到現在這部ST1300 放售,兼且價錢合理,約賣家看過車後,便順利據為己有。
Keith 於十二年前當上救護隊目,跟隨救護車四出救急扶危,後來更考獲二級急救醫療助理資格,可處理一些需要使用藥物的緊急醫療程序,從此胸前的名牌便由紅色轉為綠色。數年前遇上一個機會,得知內部招考急救醫療電單車駕駛員,Keith 當然二話不說應考。除救護車主管的訓練外,還有仿如百步穿楊的三星期駕駛訓練。
急救醫療電單車所用的本田ST1300P,正是Keith 那部ST1300 的警車版。據說當年警務署曾引入過幾部作測試,準備入替VFR800,但ST1300P 沒有被選中,反而得到消防署的垂青。其中一部解除武裝後的測試車,更在拍賣後落入Keith 的一位車友手中。ST1300P 與民用版大概只是設備上的分別,機械結構、以至操控上也大同小異。
Keith 多年來與ST1300 朝夕相對,早已深深理解其操控特性,駕駛訓練及考核當然順利通過,但據他所說,部分應考的同事並未能如願,更有不少在訓練過程中跌車受傷,始終携帶全套裝備出勤所用的ST1300P,除車尾兩邊側箱外,還有車頭的警笛、閃燈和護架,車身頗闊,更重逾三百公斤,就算日常開慣電單車的人,一時間也未必適應到這部既長且重的電單車。
一天他收到指示,奉命去率先拯救被捲入旅遊巴車底的伯伯。到場後發現伯伯的小腿被旅遊巴前輪夾住,Keith 便第一時間使用止血帶,以免伯伯失血過多。幸好消防車及救護車迅速到場,將旅遊巴升高,並移開伯伯送院。Keith 也不禁概嘆,獨自在嚴重意外現場,有時做到的並不多,只好將傷害減到最低,盡力保住每位傷者的性命,以及向隨即到達的救護車及消防車,交待好實時狀況。
Keith 駐守的區域,間中要進出鄉郊窄路,他記得最困難的一次,是要通過兩屋之間的窄巷,只比車身闊幾吋,那是對他慢車平衡功架最嚴格的考驗。他說:「開細車的挑戰,老是想開得快一點;開大車的挑戰,老是想開得慢一點,但技術要求上,後者遠高於前者。」電單車只有兩個車輪,天敵就自然是平衡。車愈大就愈重,經驗少一點,慢駛時很容易左搖右擺。
雖然當年行貨由代理引入, 但Pan European系列並不是香港常見的車款,而全港服役中的急救醫療電單車不到四十部,車款亦由沿用多年的本田ST1300P,逐漸換成寶馬F750GS 了。定位為歷奇車的寶馬F750GS 較為輕巧靈活,但因低扭較弱以及電子油門反應有別,Keith 指試車時死了幾次火後,也很快能夠適應。那麼,Keith 喜歡ST1300P 還是F750GS 呢?答案很明顯,當然是ST1300P 啦!
ST1300 不止是伴隨了Keith 多年的愛驅,還引領他開啟事業上新的一章。眼見戰友退役,見証改朝換代,不禁令他黯然。
撰文 + 攝影 = GILBERT 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