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港汽車會只是第一次舉行如此盛大的電競賽車比賽,但已可在不同的年齡組別中發現到有潛質的年青電競賽車運動員,可見香港賽車運動發展及文化由數十年前已經對港人影響深遠。」
首屆體育節於1958 年2 月在九龍伊利沙伯青年館揭幕,由港協暨奧委會舉辦,並獲11 個體育總會合力支持。首屆體育節規模相對較小,但由於當時社會缺乏消閒活動,巿民對體育節反應熱烈,兩日活動幾近滿座。港協暨奧委會憑藉首年成功,第二年再度舉辦體育節,自始成為香港一年一度的社區體育盛事,致力推廣「全民運動」的訊息。
現時,每年體育節都有約60 個體育活動,適合不同年齡層市民參加,冀望市民透過積極參與不同運動,能發掘自身運動潛能,並養成定期運動的良好習慣。今年體育節來到第65 屆,適逢是第四屆香港賽車運動節同於數碼港舉行,所以開幕禮上,更邀請到香港體育協會暨奥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體育節籌備委員會主席及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余國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體育專員楊德強及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擔任主禮嘉賓,在此代表香港汽車會感謝眾人的出席。
活動中共吸引近1,300 名市民報名及參與,除了可以觀賞場內展出多部曾經征戰不同賽場的賽車,以及職業賽車運動員的裝備外,亦有展板詳細介紹香港賽車運動發展。另外,中庭位置更設有「電競賽車體驗」,讓一家大小都能體驗虛擬賽車快感及了解實體賽車。而在星期六就舉辦了三場「賽車運動工作坊」,由電單車會分享兩輪車多年來的文化及轉變,亦有汽車輪胎品牌分享汽車產品發展,以及虛擬賽車發展商分享未來數碼及電競業趨勢等。不得不提是,香港汽車會在周日還舉辦了首屆「無限虛擬 G-Digital GO! @電競賽車青年發展分區計劃 – 新手賽2021」。
計劃由油尖旺區青年活動委員會及FIA Sport Grant 撥款支持,每一個季度有合共約130名學員,接受由香港汽車會認可的電競賽車訓練學校,透過培訓課程深入認識賽車運動,包括賽車運動所需的裝備、配套、比賽形式、規則等等,並以賽車模擬器學習油門、煞車、賽道線路及彎角處理的入門操控技巧。完成培訓課程後,導師會為每個學員進行評審和考核,根據結果,大部分學員都成功透過課程增進賽車操控技巧,獲得完成證書。為了讓學員可將由課堂所學的知識與技巧實踐出來,從而進一步認識賽車運動,香港汽車會特於培訓課程完結後,舉辦了新手賽,讓成功完成培訓的學員參加,一嚐「鬥車」滋味。
整個新手賽劃分三部分,於8 月初時,學員就率先進行了練習賽,寓賽於操之餘,亦都可以感受比賽氣氛,並加深對賽規的認識。在比賽當日,所有參賽者分成四個年齡組別,於星期六及星期日參加準決賽及決賽,當中每一場比賽進行為時10 分鐘的排位賽和20 分鐘的正賽,從而決定每個分齡組別的冠、亞、季軍。此外,於星期六的準決賽中,在正賽賽事做出最快圈速的頭十位選手,可獲得出戰終極總決賽資格。雖然香港汽車會只是第一次舉行如此盛大的電競賽車比賽,但已可在不同的年齡組別中發現到有潛質的年青電競賽車運動員,可見香港賽車運動發展及文化由數十年前已經對港人影響深遠,加上有消息指2024 年電動方程式(Formula E)將再度重返香港,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加多年輕人對電競賽車及真實賽車加強認知,以及有更多機會接觸賽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