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喜之哉~VOLKSWAGEN ID. BUZZ
上世紀五十年代面世的福士Type 2 麵包車, 非常深入民心。無論是現實生活、玩具, 以至在動畫裏,皆可見到其蹤影。今年,福士終於將其經典外形,揉合尖端的電動車科技,正式推出全新的ID. Buzz。
福士(Volkswagen)的ID. 電動車系列,在2019 年開始推出市場。系列中的大部分車種,均從概念車成功投產,這台Buzz 也不例外。事實上,福士早在2001 年已開始製作麵包車外形的Microbus 概念車,又於2006 及2011 年再行推出外形相仿的Bulli 和Budd-e 概念,可惜,三者同樣未有正式投產,車迷們可說是長時間引頸以盼。故此,ID. Buzz 的正式推出,當能說是在概念中反覆嘗試的成果。
有說,福士的現有ID. 車系,是邁向全面電動化的過渡期車輛,務求令市場盡快適應,但這次的Buzz 看來完全不是這回事。外觀上,Buzz 相當前衛,廠方表示,在設計上,Buzz 盡量跟隨2017 年在底特律展出的概念車,車頭和車尾的懸距極短,車廂空間盡量用盡。Buzz車頭的V 形設計,參考1950 年代的初代Type 2(即T1),以實用先行。福士指出,有賴ID. Buzz 的外貌形態,全車的風阻系數只有Cd=0.29,巡航時耗用的電力更少,有助提升續航力。
ID. Buzz 的不只外形上向Type 2 致敬,就連車身的顏色配搭亦如是。除了一般的單色選擇,新車亦提供經典的兩色配搭。車頭V 形裝飾上方配奶白色,而線條下方,則可選配黃色、藍色、橙色,或是綠色。
多用途內廂闊大
秉承Type 2 的傳統,ID. Buzz 也屬於多用途車,設有可載五人的普通載客版,以及Cargo 貨運版。兩車同樣配用外趟車門,載客版的內籠寬闊,座椅在正常位置時,容積超過1,000 公升,若把座椅摺起的話,可用容量更達2,100 公升。另外,車尾箱的地台可作升降,方便運載不同類型的貨物。福士指出,新車的內籠之所以如此寬闊,是因為集團的電動車MEB 平台設計,令電池及摩打等組件所佔用的空間極少。
坐在車上,車頭兩張座椅的寬闊感尤其明顯。兩張座椅之間沒有波箱阻隔,身旁的乘客竟有不能觸及之感,可見車廂空間之寬闊。在駕駛席的視覺上,擋風玻璃亦似乎遙不可及,不過值得一讚的是,前方視野非常寬闊,A 柱分開兩部分組成,駕駛時要了解汽車的位置,自然倍感輕鬆。
機械上,ID. Buzz 與其他使用MEB 平台的福士相近。新車採用永磁同步馬達(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自動單速波箱(automatic single-speed gearbox),以及12 組高壓鋰電池。這些電池的排列方式以節省空間為目標,主要集中在車頭底下,與其他部件共用空間。電池的容量為77kWh,電力輸出以及直流電和交流電叉電轉換,由電子組件控制。受惠於其電力系統,新車甚至在停泊時,仍可供應230V 的電力予車上的電器,電力系統的能耐,可見一斑。
ID. Buzz 的電馬達連接尾軸,驅動後輪,最高馬力為204hp。當然,ID. Buzz 作為電動車,起步扭力自然充沛,輸出參數為310Nm (31.6kg/m)。另外,在澎湃的扭力支持下,ID. Buzz 的起步性能表現不俗,0-100km/h 加速只需10.2 秒完成。值得留意的是,新車設有電子鎖速,最高速度設定在145km/h,在普通高速公路應是足夠有餘,不過在德國的無限速公路,似乎無法以超高速馳騁了。
續航力四百多公里
續航力方面,ID. Buzz 叉滿電後,行走423 公里。新車可以低功率的11kW,或是高速快叉170kW 充電。廠方表示,如用前者充電的話,電池由完全耗盡乾塘,到100% 叉滿,約需7.5 小時。這種充電模式,似乎較適合在辦公室工作,或是家居過夜時使用。
在路上急需延長續航力的話,車主亦可選用170kW的高速充電。在此模式下,ID. Buzz 只需30 分鐘,便能從5% 電量充電至80%。福士估計,若使用高速充電的話,ID. Buzz 只需在途中充電一次,便可輕鬆完成520公里的路程,即可是從這趟試車地點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開到去法國巴黎。
同樣能增強續航力的,有動力回生系統。行車時,駕駛者可選擇「D」模式,當右腳離開加速器腳踏時,摩打會繼續自由轉動,汽車會繼續向前滑行,增加續航力。ID. Buzz 亦設有「B」自動煞車模式,啟動後,只要右腳離開加速器腳踏,車輛便會自動減速,換句話說,駕駛者可以單腳控制汽車。在延綿不斷的山路上,此模式可大幅減低煞車的損耗,能量損失亦大幅降低。福士表示,新車的電能輔助煞車系統(electric brake servo)可提供約0.3g 的減速力、約100kW 的回生動力,證明此系統擔任的角色極其重要。
雖然ID. Buzz 是全新的電動車,但其懸掛系統依然相當傳統。新車的前輪採用麥花臣柱式,配圈形彈簧;車尾則採用現今的多連桿式,確保側向及縱向的壓力完全抵消。ID. Buzz 的車頭及車尾軸距分別為1,673 及1,670mm,雖然數字頗大,但其迴旋半徑只是11.09 米,相當出色。另外,車尾的闊軸距,亦有提升車廂載貨能力。
新車的獨特外形,與其電力驅動的個性非常匹配。到了真實駕駛時,ID. Buzz 的體驗與其他福士的MEB平台車種相近。踩下加速器腳踏,汽車隨即爽快地加速,而不是駭人地向前狂飆。有需要時,只要輕踏油門,扭力隨即送到,到了高速巡航時,馬達仍能不費吹灰之力,提供額外動力。
重心低操控佳
ID. Buzz 行駛時,完全不像客貨車。雖然廠方亦有提供貨車版本Buzz Cargo,但整體而言,它行駛順暢,猶如普通的房車,只是車廂空間較大而已。軚盤的重量剛好,而且轉向相當準確。高速過彎,ID. Buzz 的車身仍出奇地四平八穩,在電池組件的特意鋪排下,整車的重心低,預期的車身傾側並沒有出現,值得一讚。
此外,有賴車尾的多連桿懸掛,ID. Buzz 的乘坐感相當優秀。雖然試車路段是公路,路面平順,但遇上凹凸不平的地方,新車仍然平穩駛過。美中不足的是,行走時仍有風聲漏進車廂。ID. Buzz 的車身方正,代表在巡航時,迎面的風會撞上車頂,發出噪音,不過,一切路噪卻出奇地阻隔了開來,提供上乘的乘坐感。
至於舒適度方面,車頭與車尾座椅的舒適度相近,但試車過程最令人驚訝的,是其靈活性。隨車的福士代表指,此車的迴旋半徑與鏟車相近,在城市路面,其機動性應幫助不少。在瑞典的試車路段,新車似乎成為路人的焦點。在泊定時,有路人甲查詢新車的續航力,路人乙問售價和交車期。福士表示,新車訂單已超過13,000 份。客人全部都未有試車,新車更未曾在陳列室展出,但反應依然如此熱烈,英國和法國市場還未開始收訂。
據說,大部分新車都是物流公司訂購的,箇中原因大概有二:首先,新車可改善司機的工作環境,而更重要的是,歐洲不少地方政府都推行政策,追求路面交通零排放,而電動客貨車就正正符合他們的需求了。另一大買家,是租車公司,睇中電動客車開拓日後自動駕駛的市場。ID. Buzz 其實並不是廉價MPV,看看歐洲德國的參考價:ID. Buzz 五座Pro 版基本價64,581 歐元,載貨CARGO 版54,430 歐元。
說到頭來,對汽車界而言,最值得高興的,實在是福士經典設計的回歸。在電動車的年代,福士這次的復古作品,實是非常出色,未來的追加型號和個性化配件的開發,更值得期待。
SPECS
● 車型:五門五座位電動MPV
● 電馬達:永磁同步
● 最大馬力:204hp
● 峰值扭力:310Nm
● 電池:鋰離子
● 電池容量:77kWh
● 傳動:後置摩打,後輪推動
● 波箱:單速自動波
● 轉向:電動天梯牙式
● 懸掛:前~ 麥花臣柱式 / 後~ 多連桿
● 制動:前~ 通風碟 / 後~ 鼓式
● 輪胎:前~235/60R18 / 後~255/55R18
● 車身長x 闊x 高:4,712 x 1,978 x 1,937mm
● 軸距:2,988mm
● 重量:2,459kg
● 充電時間:170kW 快速 ~ 30 分鐘(5-80%)
● 續航距離:423km
● 0-100km/h 加速:10.2 秒
● 極速:145km/h
● 售價:待定(德國參考價:ID. BUZZ五座Pro 版64,581 歐元,CARGO 版54,430 歐元)
撰文 = SAWA MINA
圖片 = VOLKSWAGEN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