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不老的甲蟲~VOLKSWAGEN BEETLE
福士Beetle 雖然經歷過多代變遷,也在2019 年已經停產,但它仍在車迷腦海留下深刻印象,堪稱長青不老的「甲蟲」!
愛看舊電影的我,某天手執電視遙控器,看看網上影視串流平台有甚麼好戲播映,當搜尋到幾乎最後一頁之際,竟發現了由和路迪士尼(Walt Disney)在1968 年攝製的《鬼馬神仙車(The Love Bug)》。記得兒時曾在親友家中觀賞過這齣電影,自此對被稱為「甲蟲」或「金龜車」的福士(Volkswagen)Beetle 產生興趣,除在街上遇見「甲蟲」時,會覺得它是電影主角「Herbie」的化身外,亦會在要求雙親為我家中的玩具車隊添置新車時,把Beetle 列為巴士以外的首選!
聽罷我的兒時經歷,覺得可笑吧?哈!的確,現在回想起來確實覺得有點特別,但若非如此,又怎會在長大後不斷尋找有關Beetle、甚至不少與二戰有關的歷史?
民用與軍用的抉擇
福士Beetle 的出現,其實與納粹時期的希特拉(Adolf Hitler)有關。當時為納粹檔領袖的他,在1934 年成為德國元首後,致力鞏固勢力,對抗英、美等國,同時推出多項措施,以改善當時蕭條的德國經濟、提升人民生活質素,故他倡議生產「國民之車」的概念,同時提出此車必須具備製作成本低廉、售價相宜、講究實用等條件。至於負責實行這項計劃的汽車設計師,正是費迪南・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博士。
這項「國民之車」發展計劃開始後,由保時捷博士帶領的團隊,便開始各項設計工作。因應希特拉當時對此車的要求,還包括必須採用氣冷式引擎,以及其動力輸出足夠讓車輛在Autobahn 無限速公路上行駛、100km/h巡航時的耗油量要低於7.0L/100km、 車廂空間足夠容納兩名成人及三名小童等。
但其實早在此之前,保時捷博士已設計出幾款建基於類似概念的車款,採用986cc 後置水平對向四汽缸引擎的Type 12 便是其一。後來他在奧迪(Audi)前身其中一間企業協助下,修改及完善了Type 12 的設計,成功製造出與量產Beetle 極為相似的Type 32 原型車。
1938 年,由保時捷博士設計的原型車發展到Type 38 時,希特拉欲讓之大量投產,並將之命名為Kdf-Wagen,當中的Kdf (Kraft durch Freude)意指力量與歡樂。不過,當年的Kdf 實情是由納粹黨所管理,同時提供資助的民間娛樂組織,主要向中產家庭提供包括旅遊、文化交流等活動。然而,首批產量為210 部的Kdf-Wagen便成為專供會員使用的專車,也被認定為Beetle 的真正前身。
後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Kdf-Wagen 發展計劃被迫終止之餘,保時捷博士更應軍方要求,將Kdf-Wagen 的設計修改成Type 82 水陸兩用軍車,甚至借助當時最先進的柴油電力混合動力技術,發展出Tiger I 坦克的原型車,但後者卻在1942 年4 月20 日、希特拉53歲生辰當日,於德國東部狼寨舉行的坦克原型車示範時,卻未能完成所有測試並冒煙着火,保時捷博士的坦克發展計劃因此告吹。
雖然Kdf-Wagen 的計劃因二戰爆發而終止,但生產線卻沒有停下來,皆因廠方應軍方要求,發展出四輪驅動的Type 87,以應付戰場需要。值得一提,當時應用於軍車上的福士廠徽,包圍着VW 兩字並非大家熟悉的圓圈,而是齒輪!
歷經多次改動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話雖如此,但重新掌權的新政府,為重振當地經濟而積極扶持各種工業發展,汽車製造固為其一,而英文名字意指「大眾汽車」的福士亦在此時復產,其後更從1949年開始,將旗下車系運到德國以外的地區銷售。期間發生的一項趣事,話說當Kdf-Wagen 到達美國時,當地車迷覺得它的造型酷似一隻甲蟲,故戲稱它為Beetle。這個暱稱後來傳到福士的德國管理層耳中,結果他們將Kdf-Wagen 整個系列正名為Beetle,也促成了這個車界傳奇的出現。
這個時期出現的Beetle,被全球車迷公認為真正量產的現代化甲蟲車,它不僅透過前後扭力桿的懸掛組合,帶來舒適的乘坐體驗,車頭擋風玻璃更採用平面設計。1952 年,廠方為Beetle 改配1,148cc 的氣冷引擎,車尾擋風玻璃改成兩個半圓形設計,但於1954 年卻改成整塊橢圓玻璃款式,並在頭燈內加裝電鍍飾板。及至六十年代,Beetle 迎來更大的改動,包括配備設計經改良車尾引擎蓋及尾燈組、將車尾擋風玻璃尺碼加大、在固有1.3公升氣冷引擎外,加入坐擁53 匹馬力的1.5 公升機器選擇等。
至於大家所認識的「Super Beetle」,則於七十年代出現。1971 年,福士廠方再度修改Beetle 的造型設計,車頭行李箱的線條變得更立體,車頭擋風玻璃亦幾近變成平面,前懸掛更以設計較先進的麥花臣支柱,取代固有的扭力桿設計,車頭長度亦同時增加51mm。
而在1973年推出更新車型時,車頭擋風玻璃則選用相對較富時代感的弧形款式。可是,Beetle 位於德國埃姆登(Emden)的生產線宣告停產,其後廠方宣布將生產線遷至南美洲,讓這款備受追捧的車款得以延續。
後繼車先後登場
雖然福士將元組級Beetle 的生產陣地,從家鄉德國遷至南美洲,但仍無阻它們發展新一代車型的決心。在南加州福士設計中心工作的設計師Freeman Thomas 及J.Carrol Mays,在1994 年1 月舉行的底特律車展上,展出了由他們設計的Volkswagen Concept One 概念車,並在1995 年的日本東京車展展出改良型號。由此研發而成的新車,被命名為New Beetle 及於1998 年3 月起在美國銷售,而元祖型號的生產計劃亦未見終止,生產陣地更以墨西哥為主。
New Beetle 造型線條承繼了元祖版本的圓渾概念,但當然來得更現代化,車廂裝璜及機械配搭亦然。當年的代理亦有將之引進到港,甫推出便廣受歡迎,不少名人明星亦喜以它作座駕,其中包括歌手容祖兒跟藝人葉璇。2001 年,福士曾推出限量250 部的New Beetle RSi高性能版本,它配備借助2.8 公升VR6 引擎改良而成的3.2 公升機器,馬力輸出高達224 匹,配合獨有包圍配件,使之得以成為車壇焦點。此外,元祖型號有硬頂及開篷兩個版本,到了New Beetle 仍有這兩個選項,而後來推出的GSR 及Dune 兩大版本,亦頗受車迷歡迎。
New Beetle 的出現,成功令福士在1998 年錄得約55% 的銷售增幅,1999 年更讓廠方在美國創下新的銷售紀錄。但在大家追捧New Beetle 的同時,元祖Beetle 於2003 年宣布停產,完成超過50 年的歷史使命,但前者亦在2010 至2011 年間,被新設計和再次稱為Beetle 的新一代型號所取代。當時廠方稱之為第二代New Beetle的新車,與隸屬福士集團的奧迪A5 共用底盤,故車身長度比先前型號高,總長到約4.28 米,得以營造出更寬敞的車廂空間,當然亦有為動力配搭作改良,以迎合市場要求。廠方表示,這款Beetle 的累積銷量約為60 萬部,但礙於市場口味改變,故決定在2019 年夏天終止Beetle的生產計劃, 將資源改為投放於更受車迷歡迎的SUV 身上。
福士在過去數十年為Beetle 在世界車壇奠定了成功地位,儘管是2023 年的今天,仍有不少車迷對其情有獨鍾,並涵蓋不同階層與年齡層,相信當日主導整個計劃的保時捷博士,萬料不到出自他手筆的設計會成為後人熱切追捧對象!
撰文 = 鄭達基
圖片提供 = VOLKSWAGEN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