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經典情 (下) 長青不老 - 1971 PORSCHE 911T TARGA
保時捷在六十年代的一個決定,造就了配備水平對向六汽缸的911,成功接替356 在跑車界別的領導地位,亦成為人人皆知的車壇長青樹。
分別來自英國、德國的積架跟保時捷,在賽道上可算是一對歡喜冤家,同時又把戰線延伸至街道,並以高性能作賣點,前者於六十年代推出E-type,後者則在同期推出911。縱使在產量與銷量,甚至是市場受歡迎程度有一定差距,但在數十年後的今天,兩者同樣成為車壇的經典,更是收藏家的終極目標。今趟難得兩者同時現身,那就要捉緊機會,細味當中的經典情懷。
兒時的我已對跑車產生濃厚興趣,皆因它們造型流暢吸引, 速度之快也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故此,每年十一月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舉行期間,我定必「坐定定」在電視機前觀賞賽事,家中玩具車亦以跑車佔大多數,而保時捷(Porsche)911更是多年的必有車款,這個「習慣」至今依然未變。
此刻長大了的我,常因工作關係而接觸到不同類型的跑車,例如法拉利(Ferrari)跟林寶堅尼(Lamborghini)旗下多個車系,連已停產的平治(Mercedes-Benz)SLS AMG 亦曾開過。無疑,箇中的感覺當然興奮,但內心總是認為檔次稍微低於這些超級跑車的911,整體性能隨時代轉變而有所提升,但當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保時捷那份對傳統的執着!
接替356
911 車系的誕生, 其實要追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眾所周知,356 為保時捷在當年的重點車型,而且暢銷全球,為車廠帶來可觀的收入。可是這款生於1948 年的跑車,其燦爛星途隨着時間流勢而轉趨暗淡,而時任車廠管理層亦明白有推出接替車款的需要,故隨即展開研發計劃。
1959 年,車廠創辦人費迪南・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的孫兒費迪南・亞歷山大・保時捷(Ferdinand Alexander Porsche) 便繪畫出911的設計草圖,並同時強調新車會擁有比356 系列更大的車身尺碼、寬敞得多的車廂空間,以及更出色的性能。
用以接替356 的911, 終在1963 年舉行的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亮相,瞬即成為全場焦點。有趣的是,廠方原計劃為911 選配代號745 兼備雙風扇的水平對向六汽缸引擎,但當時在場展出的一部,卻配上代號901 的單風扇引擎模型。直到1964 年2 月,代號745 的水平對向六汽缸引擎才正式量產。此外, 最早期的911, 其名字卻是901,但因標緻(Peugeot)指它們擁用在法國以三個字組成車系名稱,而第二位數字必然為「0」的專利,故保時捷後來只好將車系名稱變成911,以901 名義出現的則只有82 部。
值得一提,主導911 設計工作的費迪南· 亞歷山大· 保時捷,曾設計出一個近似揭背車的車尾造型,亦即把車頂延伸到車尾,再加上比較垂直的尾門去連接車尾泵把, 望能換來寬敞的車廂空間。但其父親費里・保時捷(Ferry Porsche) 卻認為既然911 是356後繼車型, 應沿用fastback 斜背設計,故最終放棄費迪南・亞歷山大・保時捷的構思,而廠方按照有關概念製造的樣版車亦只有七部,名字則為Porsche 754 T1-7。
引擎配搭選擇多
911 在1964 年9 月正式投產後,翌年二月已進軍美國市場。推出初期以代號901/01 的2.0 公升氣冷式水平對向六汽缸引擎置於車尾,有別於356 所使用的氣冷式1.6 公升四汽缸機器。另外,由於車身尺碼有明顯增加,故雖然同屬2+2 座位配搭,但車廂空間與乘坐舒適度,911 明顯比356 高出一截。
然而,隨着911 的登場,356 也在1965 年宣布功成身退,但美國市場對四汽缸引擎車款仍有需求,所以廠方在同年宣布在當地推出912 系列。此車無論從外觀、車廂內裝,以至底盤結構,均與911 完全相同,惟獨動力心臟卻從原有的水平對向六汽缸引擎,換成取材自356 SC 及經調校的1.6公升、馬力只有90hp 的水平對向四汽缸機器,波箱則為代號901 的四前速手動型號,另有五前速版本作為選配裝備。1966 年,保時捷推出具備更強性能的911S。此車配備代號901/02 的引擎,馬力輸出增至160hp,並配用Fuchsfelge 製造的五幅式鍛造合金輪圈。同時亦發展出馬力增至210hp 的901/20 引擎,供904 及906 使用,後來更為906 及910 賽車,配備馬力增至220hp 的901/21 引擎。
被歸類為A series 的911 於1967 年8 月投產,重點變革在於採用雙迴路制動系統,以及採用5.5J-15 的闊輪圈,望能借此配用尺碼為165HR15 的Pirelli Cinturato CA67 輪胎。同年亦推出符合美國安全規定、名為Targa的半開篷型號。
至於配備坐擁110hp 馬力、代號901/03 引擎的911T(Touring)亦在同年登場,而原先透過901/06 機器換來130hp 馬力的車型,則被改名為911L(Luxury),並以前輪通風制動碟為標準配備。當然少不了還有產量僅得20部,以及配備參賽規格的911R。
體現古今變化
隨後保時捷又跟隨時代演變,開始B、C、D 及E series 的911 生產計劃,其中除在1968 年推出配備燃油噴注系統的911E,亦在1969 年展開的C series 生產計劃中,起用缸徑、衝程分別增至84.0 及66.0mm 的2.2 公升機器,又在整體車長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911 及912的軸距數值,以提升車輛在攻彎時的寬容度。
出現於今次特集的1971 年911T Targa,正是在廠方C series 生產計劃下的產物。造型線條簡潔,堪稱車系標記的「青蛙燈」車頭大燈,觀感比新一代型號的突出吸引,映襯於獨有的斜背設計,充分演繹出六、七十年代的歐洲跑車設計風格。車廂布局亦然,中控台上只有簡單數個用以控制配備的按鈕,但我個人認為最吸引還是由五個大小圓錶組成的錶板,以及尺碼較現今為大的兩幅式跑車軚環,加上當年的原裝皮革座椅,觀感與乘坐感並重。
911T Targa 的特點,就是可讓你在瞬間享受到coupe轎跑車,以及cabriolet 開篷車所帶來的好處,而此車的一副2.2 公升水平對向六汽缸引擎,狀態依然良好,縱然是傳統的氣冷式設計,但仍有出色的效能。不過,試問對經典911 感興趣的你,又怎會捨得深踩油門極速狂飆?最好當然是跟它一起慢慢地游走於鬧市之中,享受途人的艷羨目光之餘, 亦乘勢體會香港由六十年代至今的演變。
SPECIFICATIONS
● 車型:雙門雙座位跑車
● 引擎:水平對向六汽缸
● 排氣量:2,195cc
● 缸徑 x 衝程:84.0 x 66.0mm
● 壓縮比:8.6:1
● 最大馬力:123hp/5,800rpm
● 峰值扭力:176.6Nm/4,200rpm
● 傳動:後置引擎,後輪驅動
● 波箱:五前速手動
● 轉向:齒棒與齒輪
● 懸掛:前 ~ 麥花臣支柱 / 後 ~ 半拖曳臂
● 制動:前 / 後 ~ 通風碟
● 輪胎:前 / 後 ~ 165 HR 15
● 油缸存量:62L
● 車身長 x 闊 x 高: 4,163 x 1,610 x 1,320mm
● 軸距:2,268mm
● 重量:1,020kg
● 0-100km/h 加速:10.0 秒
● 極速:205km/h
撰文 = 鄭達基
攝影 = JU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