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部分的車主以錫車見稱。無論是買新車或是二手車,都不會讓它赤裸裸的在街上行走,吃盡路面的石仔、油污、酸雨、鳥糞和樹液等污物。因此,「鍍膜」一詞在近年非常流行,顧名思義就是為愛車鋪上一層可減少上述傷害的物料。今次我們就一起探究一下鍍膜如何能讓愛車時刻保持光潔亮麗。
鍍膜一詞源自外國的Auto Detailing,當中的coating範疇傳入華人世界後,演變成為鍍膜一詞。然而,鍍膜的名稱和款式讓人眼花繚亂,因此我們今次主要比較常見的結晶型,再了解一下市面上的幾種施工類別。
(向下拉繼續閱讀本文)
鍍膜,故名意思是在車漆鍍上一層保護性物料,從而對抗及減少外來環境的傷害。一般市面所見的結晶型鍍膜,使用陶瓷或石英等物料製造,再加入鍍膜品牌的獨特配方。晶體硬化後的厚度約有數微米,肉眼基本上難以察覺,所以我們常常聽到「納米鍍膜」一詞。它們具跣水、防污及抗UV等特性,更能增加車漆厚度及防刮的效果。鍍膜的硬度以H值來區分,愈高代表愈硬,如鑽石是10H硬度。可是,很多人都以為鍍膜能夠修補車身刮痕及恢復鏡面狀態,其實這是對鍍膜的一大誤解。要修補上述問題的,要靠的是車漆拋光研磨,因為鍍膜只是一連串美容工序的最後步驟。而進行一系列工序,對於施工環境和技術的要求也較高。普遍來說,工序包括基本清洗、推泥膠去除難以清洗的污物、拋光研磨修補細微划痕、最後鍍上保護膜。當然,不同的師傅也有獨家秘方,因此整個工序需時一至兩個工作天不等,有效期一般維持數年。
因此,近年也衍生不少上門施工的服務,特別是最近數月在肺炎疫症的影響下,不少車主都希望足不出戶就能為愛車保養,也希望減少人與人的接觸。而上門服務的話,車主只需要把泊在室內車子的車匙交給上門的師傅,他們就能用自帶的水源、電源和工具施工,在一日內完成所有工序。以車主的角度來說,上門服務既方便又快捷,價格上也相對便宜。
然而講到凡事喜歡親力親為,對於車漆研磨也有心得的車主,DIY鍍膜實在是不二之選。因為坊間不少DIY鍍膜也有影片教學,車主也能自行決定研磨的幅度和標準,施工程序也是100%自行決定,實現「自己愛車自己保養」的宗旨。在免除人工及只需買材料的情況下,價格當然是幾種施工模式中最相宜的,不過出來的效果是否滿意就因人而異了。
總括來說,每種鍍膜的施工方式各有優劣,最緊要是車主看自己的標準及負擔來睇餸食飯。希望大家都能將愛車保養得閃閃生輝,在疫境中為自己帶來一些喜悅及幸福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