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堅尼(Lamborghini)的SUV 作品Urus 推出市場已有一段時間,街上也看見越來越多。
新車使用的4 公升V8 引擎帶來163hp/L 的馬力容積比,數字上不算太過驚人,可是它的強大扭力才是終極武器。力大無窮的動力心臟,是林寶堅尼長久信奉的主義,但如何在turbo 化的大環境之中重新演繹這種主義,才是值得我們欣賞之處。
我記得當林寶堅尼起初宣佈製造Urus 時,大家都佔計新車可能用上V10 或V12 自然吸氣引擎,成為難得的大容積自然吸氣SUV。不過最後廠方卻借用同集團那副4 公升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工程師其後解釋,因為SUV 跑越野的能力要高,而off road 性能之優劣,很大因素取決於低轉扭力表現,因為攀山涉水講求扭力,對馬力的要求不像跑車般擺在首位,所以擁有低轉高扭力的渦輪增壓引擎,是車廠的不二之選。
心水清的讀者當然知道,這副引擎其實就是跟福士集團內的一副4 公升V8 渦輪增壓引擎。這副引擎放到Urus 身上,廠方調校成超強輸出。引擎本體雖然跟Cayenne Turbo 相同, 但經過工程師調校後,Urus 的最大馬力達到650 匹,峰值扭力更是850Nm,在低至2,250-4,500 轉提供。配合這樣的性能,Urus 的0-100km/h 加速只需3.6 秒,0-200km/h 則是12.8 秒。
Urus 擁有850Nm 峰值扭力,再配以四驅系統,起步加速感非常強勁,其引擎動力足夠,像我剛才所說,它擁有無比的馬力和扭力。無論是靜止起步和爬頭加速,它都能即時提供非常足夠的動力去應付。
不過新車配ZF提供的八前速波箱,在STRADA mode 下,波段選擇很猶豫。我不清楚是否林寶堅尼工程師特意想駕駛者投入駕駛的關係,波箱在自動模式下的反應很奇怪,特別在三、
四、五波的進波和kick down 過程,經常舉旗不定。我以三波行車,時速大約70km/h、轉速約為2,000 多轉。之後我試把油門踩深,波箱當然立刻kick down 把我放回二波的power band。可是這個二波就一直不斷「長氣」至5,000 多轉,扭力已漸漸消失。及後我「縮腳」把油門放開,波箱一口氣把我從二波跳到四波。
使用MLB EVO 底盤的Urus,雖然比其他使用相同底盤的福士集團SUV,有著同級最好的駕駛和操控感,但是仍不能100% 完全擺脫SUV 的缺點。就像新車的懸掛設定,雖然在STRADA、SPORT 和CORSA 三種模式下,懸掛已經設定得較預期中硬。可是在高速過彎時,避震仍是出賣了Urus 還是一部SUV,其轉向時的body roll 仍是較多。
新車的軚感也是較輕,我會說跟Cayenne 非常接近。雖然軚感輕,但是轉向卻很精準,沒有多餘虛位。我認為Urus 的這種軚感帶來了良好的日常操控性,同時不失在快開時的操控感和駕駛樂趣,值得一讚。
另一方面,作為能off road 的SUV,Urus 當然配備了四驅系統。四驅系統在一般狀態下,前後動力比為40:60;在極端狀態(如泥地、甩尾),可將最多70% 的動力送往前輪,或是將87% 的動力送往後輪。無論是在賽道或越野道路上,Urus 一樣得心應手。
這套四驅和後軸轉向系統,加上非常寬闊的四條輪胎,帶來了良好的循跡性和抓地力。雖然在SPORT mode 裡循跡糸統已自動調校至ESPSport,但是你要把這部巨無霸甩尾仍是頗有難度的。看來前輩常說的「快而穩」,就是Urus 的操控特性。
駕駛者可透過中控台上的ANIMA (Adaptive NetworkIntelligence Management) 行車模式 ,選擇STRADA( 公路)、SPORT ( 運動)、CORSA ( 賽道)、SABBIA ( 沙地)、
TERRA ( 越野) 與NEVE ( 雪地) 等六種模式。Urus 同時配可調車身高度和避震阻力的主動式氣壓懸掛,以及跟Aventador S 一樣的後軸轉向系統,用來提升Urus 的操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