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香港何時會有屬於自己的賽車場?賽車場仍未等到,但屬於香港人的汽車生產商就有了,說的是經已開始陸續交付的Apollo IE 超跑,這部由香港人經營的跑製造商,早前展示了大量次世代出行工具,不過焦點始終落在性能規格可跟一眾GT1、GT3、LMP 等勒芒級別賽車媲美的IE 身上!
留意國際車壇消息的朋友都應該知道, 生產Apollo IE 的公司前身是德國的Gumpert,由於陷入財困,被Apollo Automobil 買下來,其後再被香港力世紀集團(860.HK) 收購(集團英文名由WE SolutionsLimited 正式轉為Apollo Future Mobility Group)。至於造型似足外太空生物的Apollo IE,是一部具有賽車機能又同時具備「行街」出牌的街車,是race-ready 的streetlegalcar,或者正確來說,是一部與勒芒賽車規格非常接近,可以「上牌」的hypercar。
甚麼是行街賽車
怎麼樣的汽車才算是race-ready 的street legal car,這類行得街、上到牌的汽車,其實大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外形似足一部賽車,即是直接駛上賽道「飛一轉」,
然後落場又可以直接「揸番屋企」,市場上其實不多,因為實用性全零,坐多個人(好多時都是單座位)或放多個背囊(幾時見過賽車會裝行李?)都沒可能,所以一定是second car,甚至是third car。
雖然實用性全無,但駕駛樂趣絕對滿fun,甚麼傳統意大利或德國超跑都無可能給予你的加速快感和操控反應,都是這類行街賽車的獨賣優點,所以這類車,例如
BMC Mono、Ariel Atom、Radical RXC GT 等, 都一樣在港有不少捧場客,不時在街上或SMD 會見到它們。
但是如果相比起Apollo IE,上述三款「賽車」只算是小學生級數,因為IE 的規格是可以直接和GT1、GT3、LMP 等勒芒賽車相提並論,開著它上街,等同開一部勒芒賽車出街沒有分別,性能、收視同樣滿分。
火一般的激情
IE 的全名是Intensa Emozione,來自意大利文,即英文(Intense Emotion)激情之意。據力世紀集團(AFMG)執行董事宋建文(Richard)表示,IE 是激情的產物,不受環境地理所限,目的是讓人尋回最真實和最純粹的駕駛快感,「我相信對汽車,尤其像IE 這類hypercar 而言是最難能可貴的。」他更說到從概念到正式量產,製作團隊花了不少心血和淚水,「所以IE 的推出,對所有香港人來說應該感到非常自豪。因為我們將IE 從概念變成真實,且不斷挑戰自己,最終成就了這部由車身以至車架和底盤都全由碳纖製造的hypercar。」至於能夠有本事以激情為名,就絕不能敷衍了事,本身的造型已經夠話題性,有人說車子外形像昆蟲,也有人說似大自然中的掠食者,首席設計師Jowyn Wang 和他的大學同窗首席CAD 主管Jakub Jodlowski,未有詳細透露他們的設計歷程,但可以肯定車身上的每個細節設計,都和空氣動力有關,能夠將車子在高速行駛時「按」在地面。
“We believe the love for cars,especially a car like the IE, isuniversal.” ~Group CEO Richard Sung
要數全車最誇張的設計,一定是車頭前方大形擾流裝置和車尾的巨大尾翼,不要以為這些是「嚇鬼」的設計,原來是具有實際作用,能夠在車速高達300km/h 時
提供多達1,350kg 的最大下壓力,要知道以碳纖維、高拉力鋼和鈦合金製成的車身,全車也僅重1,250kg。換言之,這些車身上的空氣動力配件,有能力將車子壓在
地面,不致令車子在加速時起飛。另外,這些配件全為固定式裝嵌設計,而非時下流行的可活動主動形式,即是不會像麥拿侖LT 的尾翼在制動時升起來增加「反作用
力」。據廠方解釋,若在高速行駛,這些可活動的主動配件失效,絕對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所以所有空氣動力配件都是固定形式。
除了這些顧及安全情況的設計,IE 更是第一部量產(只生產10 部都算?)車型,配置有如賽車般的滅火系統,並可以完全隱藏於車身結構之內,見不到但用得到,
當發生意外時,司機和乘客都可以透過手動形式啟動系統進行滅火。
萬轉NA 引擎
單有激情外表並不夠,還有令人開得激情的引擎,與德國有名賽車公司HWA AG(90 年代的傳奇GT1 賽車——平治CLK GTR 就是此家公司出品)合作調校出來的IE 引擎,排氣量達6.3 公升的V12 引擎,不設任何額外輔助,沒有增壓器,沒有混能電摩打,全靠自然吸氣產生作用。廠方已不只一次解釋,為何不「順應」潮流,使用電摩打,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要向當年的GT1 賽車致敬。
即使是純自然吸氣,調校之下可以在8,500rpm 轉時發出高達780 匹馬力,峰值扭力更於6,000rpm 轉時產生出驚人的760Nm。數值上,或許不夠千匹馬力hypercar
相比,但廠方表示隨時可以為客人「加辣」,能夠在自然吸氣的狀態下,提升馬力至1,000 匹,引擎轉速更可逾一萬轉(11,000rpm)以上,數速表現上已等同F1 級數。不過廠方也說自然吸氣引擎的線性加速最有魅力,而且也讓駕駛者易於操控。
除了吸氣之外,IE 的「呼氣」部份亦同樣精彩,畢竟引擎轉速驚人,車主可按居住地區需要,選擇聲浪較低的標準化死氣喉,或是競賽級的「響喉」。無論哪個選項,全段死氣喉是由鈦合金製成,配合利用鈦合金3D 打印出來的三出菱形「喉咀」,單是這套排氣系統已經是一件藝術品。
雖然數值上,780 匹馬力不是很嚇人的數字,但麻煩loop 上少少睇睇,IE 的車重只有1,250kg,比剛剛在你面前「飛過」的本田FK8 還要輕140kg,甚至比同樣有780 匹馬力的法拉利SF90 Stradale 還要輕上320kg,即使跟同樣搭載V12 引擎的812 Superfast 相比也要輕275kg。所以,即使馬力「只有」780 匹,但0-100km/h加速只需2.7 秒(比812 快了0.2 秒,僅較SF90 慢0.2 秒),極速可達335km/h 的「合理」水平。
至於要勒得住這頭狂獸, 標準已配Brembo 的前六(活塞)後四(活塞)制動卡鉗,搭配前後直徑俱為380mm 的碳陶瓷制動碟,如果經常落track 玩,更可選配另一套由AP 提供的制動系統。雖然IE 的定位是「賽車向」的街車,但畢竟要出牌行街,所以廠方在懸掛設計上都要妥協,在前後雙搖臂的懸掛系統內加入電子調校,可以選擇Comfort、Sport 和Auto 三種模式,而且受惠於這套電子系統,車子更具備升高功能,可以在車速30km/h 內將車身升高50mm,進出停車場就更方便。
除了懸掛有模式選擇外,引擎輸出同樣有三種選項- Wet、Sport 及Track,至於你可能會問Comfort 和Eco 模式要怎選,麻煩你出門口,不做你生意。另外,為符合「賽車向」的身份,IE 的傳動裝置為量產車中罕見的Hewland 序列6 速波箱,透過軚盤背後的手動撥片轉波,比傳統的手波或雙離合器波箱輕巧,上波和拖波都要直接。
“The team really poured in heartand soul, shed tears and sweat,in the process of bringing the IEalive from its concept phase.” ~ Group CEO Richard Sung
只會生產10 部的Apollo IE,雖說身價驚人,但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件會行會走的藝術品,日後的價值必定會更高! l
SPECS
● 車型:雙門兩座跑車 ● 引擎:V 形12 汽缸 ● 氣閥操作:頂置雙凸輪,每汽缸4 氣閥 ● 排氣量:6,300cc
● 最大馬力:780hp/8,500rpm ● 峰值扭力:760Nm/6,000rpm ● 驅動形式: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 波箱:6 前速手動 ● 轉向形式:動力輔助轉向
● 懸掛:前 ~ 雙搖臂 / 後 ~ 雙搖臂 ● 制動:前 ~ 碳陶瓷碟 / 後 ~碳陶瓷碟 ● 輪胎:前 ~ 265/35 R20 / 後 ~ 325/30 R21
● 車身長 × 闊 × 高:5,066 × 1,995 × 1,130mm ● 軸距:2,700mm ● 重量:1,250kg
● 0-100km/h 加速:2.7 秒 ● 極速:335km/h
● 售價:約230 萬歐羅 ● 查詢:Apollo Future Mobility Group:2810 6683
● 網址:apollo-automobil.com
撰文= SIMON TSE
攝影= ETHAN HAYNES, DESMOND CHAN & AFMG (APOLLO FUTURE MOBILITY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