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跑車的另類功能~1992 TOYOTA MR2 GT-S (SW20)
《烈火戰車》主角的確是電單車,而飾演富家子弟David的吳大維,也曾駕駛本田NSX及三菱GTO兩款跑車出現幕前。但片中那個角色曾開過豐田MR2出鏡?答案雖然是沒有,但原來它卻有另一重要用途……
事實上,豐田(Toyota)MR2 的確沒有在幕前出現,只是一直在幕後擔任攝影車的角色。據作為替身的方紹權(波浪)所述,當時用作追蹤拍攝的MR2,是屬於飛車特技總指揮羅禮賢私人擁有。他在靈機一觸下,充分發揮MR2 中置引擎布局的另類功能優勢,開創前置低角度追蹤拍攝先河。
技術搭夠年代
需知當年沒有小如麻將牌的高清運動攝影機,而航拍機更是發夢也想不到。當時電影以菲林拍攝,機身、鏡頭、片匣、電池等,重量及體積皆不少,必須加裝金屬支架去固定,因而對車頭蓋下的空間需求相當大,一般前置引擎車種將無法應付。
那麼,選擇只剩下少數為後置或中置引擎的車種,先看看當年市場上有那些選擇。後置引擎的經典福士(Volkswagen)Beetle, 可會是當中最便宜的選擇。車頭蓋下是特別設計作行李箱用,空間寬敞容量大,但拍攝電單車追逐格鬥場面,Beetle的速度表現難以緊貼兩部強悍的本田(Honda)NSR。Beetle的「後裔」保時捷(Porsche)911同屬後置引擎,車頭蓋下亦有可觀空間,速度表現不用多介紹,但價錢可會是致命傷。
中置引擎車種一向選擇不多,撇除一眾名貴超跑外,剩下的可會是新款MG TF、本田Beat、萬事得(Mazda)AZ-1 和豐田MR2,當中MR2 可用空間最大,速度不俗,兼且價格相宜,勝出完美一仗。
MR2 最大最快的一代
中置引擎的MR2,引擎位於前座之後方、車尾箱之前方。換言之,車頭蓋下並沒有引擎,佔位最多的只有後備輪胎、風油軚和俗稱「大力鼓」的制動真空輔助泵等少量機件。如將後備輪胎都拆走,便能騰出一個既闊且深的空間,足以安裝攝影機組。從劇照中可見,車頭蓋被拆取,並加兩組攝影機。一組完全嵌入車頭儲物空間,只留位置伸出鏡頭及片匣,另一組懸吊在泵把底部,目測距離地面只有10cm 內,並裝上較細容量的片匣,以減低重量及體積。
從兩位替身提供的幕後花絮照片,可見當時使用是一輛白色、隸屬SW20 時代的MR2,跟今次借來的黑色一輛,相信是來自同一時期,從尾燈款式可見,屬前期的「1 型」或「2 型」。
在「3 型」或以後的245 匹3S-GTE 渦輪增壓引擎版本,二十多年來一直是SW20 玩家的終極目標,事關性能可靠穩定,加速力比前期的225 匹版本更狠更辣。話雖如此,前期3S-GTE 採用直徑較大的CT26 渦輪,甫起動便感到力量峰湧而至,而且出力線性,只要熟悉操控上的特性,配以適當的煞車動作,以及在出彎時仔細控制油門,輸出少20 匹的前期版本,亦是一款如假包換的快車。
除笨有精
眼前這款MR2 屬廠方編號SW20 的第二代,特色除Turbo 引擎帶來令人震懾的速度外,車身尺碼亦是三代中最大。首代AW11 和第三代ZZW30 堪稱玩樂型小跑車,但SW20 則明顯地大一個碼,驟眼看與同期的Corolla AE100 房車相若,因而有MR2 玩家也認為SW20 體積過大。
體積大反而衍生出一個優點,就是空間充裕。SW20 車廂的橫向空間並不算特別寬敞,反而車身長度卻令座位背後,也成為一個方便的儲物空間。只需將座椅稍稍前移,便有足夠空間放置一個小型手提行李喼。兩邊也設有一個有蓋儲物格,每格空間足夠容納一個兩公斤滅火筒和工具包。
車尾行李箱四四方方,目測容積有Corolla AE100 的一半之多,足以容納一個寄艙行李喼,難怪車主表示,他曾多次以這部SW20往來機場接送,可見SW20 不單只快,更是一款異常實用的純種跑車!
1992 TOYOTA MR2 GT-S(SW20)SPECIFICATIONS
● 車型:雙門雙座位跑車
● 引擎:直列式四汽缸雙頂凸輪軸16 活瓣,
● 配渦輪增壓器
● 容積:1,998cc
● 缸徑 x 衝程:86.0 x 86.0mm
● 壓縮比:8.8:1
● 最大馬力:225ps/6,000rpm
● 峰值扭力:31.0kgm/3,200rpm
● 驅動模式:中置引擎,後輪推動
● 波箱:五前速手動
● 轉向:齒棒與小齒輪,電動油泵動力輔助
● 懸掛:前 / 後 ~ 麥花臣柱式,配圈形彈簧
● 制動:前 / 後 ~ 透氣碟
● 輪胎:前 ~ 195/55 R15 / 後 ~ 225/50 R15
● 車身長 x 闊 x 高:4,170 x 1,695 x 1,235mm
● 軸距:2,400mm
● 車重:1,290kg
撰文 = GILBERT HUI
攝影 = 梁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