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鍾情~袁偉豪 X 2008 Ducati Sport 1000
Café racer 是復古電單車的一大門派,傳統上大多是由街車改裝而成,但原裝出廠設定為café racer 的車種,這些年來出現過的實在不多。今次《車主》有幸請來藝人袁偉豪,為大家介紹他這一部Ducati 的café racer 風格復古電單車 - Sport 1000。
四轆轉戰兩轆
袁偉豪(Ben)開始接觸電單車,是大約九年前,當時受到圈中一班車友影響,包括雷頌德、謝天華、方力申、吳家樂等,興趣由私家車,遂漸擴展至電單車。他們以電單車出遊時,起初未擁有電單車牌的Ben便駕駛私家車跟隨,見及他們駕馭電單車,得到一分私家車無法賦予的自由奔放,他便決心入坑。
開始學電單車時,Ben已有多年私家車駕駛經驗,也建議準備學電單車的新手們,先學好私家車,對交通規則及路面狀況比較理解,以及在危機處理上有所經驗後,再學習技術要求較高的電單車,會更安全和容易上手。當他成功考到電單車牌,那年竟然收到一份窩心又中用的生日禮物,就是這班圈中車友,合資送了一部Yamaha 4V 綿羊仔給他操練。
另類的工作需要
Ben 深明長輩們總覺得電單車危險,而不少藝人同樣面對家人或經理人反對,也表示想考取電單車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方便拍戲。一旦劇情需要,駕駛電單車的場景可以親自操刀,比起用替身更富真實感之餘,也不排除有更多機會在選秀戰中脫穎而出,增加工作機會。他憶述2016 年拍攝《鐵馬戰車》時,有幸親身駕駛真正的寶馬(BMW)R900RT 警車,穿起交通警制服,笑說見到路上的駕駛者都忽然表現得謹慎起來,先敬羅衣後敬人。
向夢想進發
幾個月後,技術開始成熟,Ben 踏出了重要的一步,向他的dream bike 進發,將綿羊仔換成了令他日夕盼望擁有的Ducati(杜卡迪)Hypermotard。受到這班圈中車友的薰陶,從而留意起被喻為「電單車界法拉利」的Ducati,更在多部荷里活電影中出現過的Hypermotard,外觀及性能都吸引無比,令他大膽地由125cc 的綿羊仔,換成高大的Hypermotard 1100S,一時感覺天淵之別。那幾年間,Ben 曾經將Hypermotard,換成同是意大利品牌的MV Augusta(奧古斯塔)1090R Brutale,後來又因Hypermotard 推出新一代SP 版,輾轉間又回到Ducati 的懷抱,先後擁有過四部不同的Hypermotard。他對Ducati 的一分情意結,也許改變了他日後的玩車心態。
先見之明 生不逢時
復古電單車近年掀起一鼓熱潮,不少廠商都開闢復古車系戰線,而所謂的café racer,更是復古電單車的一大門派。講到明「復古」,顧名思義Sport 1000 於2006 年推出時,是Ducati 的一款新車,但復古潮流當年未及現在熾熱,令當時市場反應只屬一般,因此短短四年後便宣告停產。
Ducati 整個Sport Classic 系列,設計源頭可追塑到仿照1978 年英國車手Mike Hailwood 出戰人島計時賽的戰車規格,由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紀念版900 MHR 以及2001 年推出的MH900e,一步一步進化而成。Sport 1000 修長的油缸上,印着的Ducati字樣有異於當代新車,而是採用綑有黑邊的白色舊式字體。兩側沒有俗稱「啡令」的擾流外殼,亦沒有俗稱「豬頭」的車頭擾流罩,外露的單一大圓車頭燈,上加一對圓桶形儀錶,傳統街車形態完美復刻。後移的腳踏令雙腳明顯往後伸,加上低置分離式手把,令騎乘坐姿明顯前伏,與現代跑車無異,更完全符合所謂café racer 的概念及形態,性能上亦表現出實在的運動性。風油冷992cc 引擎沿用Ducati 傳統的90 度「L-Twin」布局,加入現代化的雙火咀設計和電子燃油噴注系統,Ducati的家族特徵編織鋼管車架上,配上跑車化的43mm 倒立式前叉,還有肥美的180/55R17 當代跑車標準後輪胎尺碼,完美地將復古形態和當代科技,糅合出一個新經典。
熱情、任性、衝動、緣份
Ben 找到這部Sport 1000,可要說是機緣巧合。一天經過車行,發見一部亮麗的電單車,顏色鮮艷搶眼,還有傳統的大圓頭燈,特別欣賞它的線條,比當代的車種簡約,品牌還是他鐘情的Ducati,突然心都被攝住了,圍在車旁半天,左看右看,連車身有幾多粒塵也點算清楚,可惜他演出車痴真情流露的這一幕,無法被提名競逐最佳男主角,否則必成大器。而這齣《車痴奇遇記》的下一幕劇情是甚麼,相信觀眾自能劇透,就是翌日再到車行落訂,將這部光鮮企理的Sport 1000 據為己有。熱情、任性、衝動、再加上緣份安排,令他遇上它,方可成就這個故事。
Sport 1000 雖然只是十多年前的產物,但設計上電子輔助不多,仿效傳統設計的引擎,低轉扭力不及新型引擎強,但突然進入作戰狀態時,又會力大無窮,加上乾式離合器的咬合位置敏感,所以要將這部Sport 1000開得暢順,動作要比駕駛新款車種更精準。Ben 記起初入手時,起步也不時死火。在迴旋處中,間中更會出現一波太強、二波太弱的尷尬情況。這十年八載,已有四部Ducati 長伴他左右,對於Ducati 的現代「L-Twin」引擎,已算摸熟脾性,但過渡至這部Sport 1000,也要從新習慣那分仿古性格。
日系代表包括Yamaha的SR及XSR系列、本田(Honda)的GB系列、以及川崎(Kawasaki)的W系列,受歡迎程度絕不比歐洲百年品牌輸蝕,也因日本車平實可靠的特性,受到不少初入復古大門的玩家愛戴,唯獨欠缺了傳統名牌的貴氣和虛榮感。
經得起時間考驗
Ben 這部Sport 1000 是2008 年出廠,到現在也只是跑了九千多公里,已擁有了兩年多,亦令他的玩車心路歷程,起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對新車的熱情減退了,另一方面亦因新車落地的第一筆折舊,令他覺得非常「肉赤」。據他透露,他其中一部全新購入的私家車,兩年後市值蒸發了一半之多,銀碼達六位數字,只好及早離場。恍然領悟到,同是玩具,有些只會不斷乏值,但有些卻可保值,甚至升值,便更能說服太太,令她理解到,玩車也不是只有敗家,也可以慳家的,甚至長遠上有所回報。
上文提到café racer 傳統上是由量產車型改裝而成,而原廠設計成café racer 形態的型號向來不多,單是這點已令Sport 1000 突圍而出。毫不過時的外觀不止歷久常新,配合現代化的機械設計,復古味濃,兼且直接符合café racer 理念,加上生產年期短,間接令Sport 1000 迅速踏上升值之途。就算是普通版本,有指現時市值已經超越當年新車售價,如屬限量生產2000 部的Paul Smart特別版,叫價更可比普通版本高出一倍有多!
簇新的只會隨年月變舊,而經典的卻歷久常新。Ben也自覺到,隨着年紀及玩車年資增長,覺得欣賞經典是一種情懷,遂漸學會欣賞有歷史、有過去的車種,雖然不求以買賣賺取回報,但有如陳年佳釀般升值的經典車輛,就算把日後的回報,花回在保養成本和日常開支上,心理上也會比擁有持續折舊的新車好過。
SPECS
●引擎:風油冷四衝程,90° V 形雙汽缸,每汽缸兩氣閥
●排氣量:992cc ●最大馬力:83hp/8,000rpm
●峰值扭力:83Nm/6,000rpm
●缸徑× 衝程:94.0 x 71.5mm
●壓縮比:10.0:1
●波箱:六前速手動,油壓乾式離合器
●車架:編織鋼管車架
●油缸容量:15 升
●懸掛:前 ~ 43mm 倒立式前叉 / 後 ~ 可調式單吸震筒
●前傾角:24°
●拖曳距:92mm
●制動:前 ~ 油壓四活塞卡鉗,320mm 雙碟式 / 後 ~ 油壓雙活塞卡鉗,245mm 單碟式
●輪胎:前 ~ 120/70R17 / 後 ~ 180/55R17
●車身長× 闊× 高:2,180 × 710 × 1,030mm
●座位高度:825mm
●軸距:1,425mm
●重量:187kg(乾重)
撰文 = GILBERT HUI
攝影 = MACH LEUNG + GILBERT HUI (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VIDEO = MACH LEUNG